【暖廬】是社交距離還是恐懼的距離

887

梁欣恆︱本會臨床心理學家

「每一次面對人, 我內心好累好驚,外面要扮和人傾談,要笑要點頭要聽,但我裡面又好怕自己說錯了話,怕別人知我緊張,怕別人會怎看我……」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與人交往只是每天很平常會發生的事,和良朋好友聚會更加是賞心樂事。可是,對於有社交焦慮的人來說,面對人是種苦差,每次都是一個挑戰。

在輔導室遇上有社交焦慮問題的人,甚麼年齡和背景都有。以兒童來說,他們常會被指為「害羞」、「慢熱」, 又或者以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的方式呈現:在學校裡完全靜默,在家中卻能自由說話,不過如有陌生人在場又可能完全不說話。青春期也是社交焦慮容易開始或延續的階段。青少年在朋輩之間的關係比兒時複雜很多,加上平時特別在意自己的形象,夾雜本身的焦慮,就更容易退縮,甚至沉迷網絡世界。至於成人的患者,在面對自己的焦慮的同時,很多時候都不被理解,會聽到一些批評如「這麼大個人了,連問路也不敢?」、「你是律師來的,居然會怕和異性說話?」,往往感到孤單,無人明白,覺得自己很是不濟。

雖然每個人情況會有點不同,但社交恐懼症的焦慮感覺通常都會包括:(註)

  • 經常擔心於人前出醜
  • 在參加任何自己擔心的社交場合前都會感到十分緊張
  • 不斷詳細地想像各種有可能令自己尷尬丟臉的情況
  • 不能夠隨意地說話或做想做的事情
  • 在活動後,亦會作「賽後檢討」,不斷地擔心自己當時的應對表現,反覆地想著自己當時可以做甚麼不同的事或說甚麼不同的話生理上出現的癥狀:口乾、流汗、
    心跳加速、心悸、手腳麻痺、面紅耳熱、口吃、顫抖等

由於他們總是覺得自己不懂表現自己,別人會不喜歡自己。當內心抱著這種想法時自然就會因充滿焦慮而處處表現得不自在,又或者反應會抽離或緩慢,別人也因此真的覺得他們古怪或難以接近。當他們發現本身擔心的事成真,就更相信自己真的很差勁,這就正如一個自我應驗的預言,以致情況持續或惡化,更加限制予正常生活。

基於這些情況,在處理社交焦慮問題的心理治療中,大約會有三個重點。第一,在思想上需要幫助他們去留意和衡量一下自己所想是否合乎現實。例如面對「我經常都沒有說話」這個想法而帶來的擔心,可以試留意其他人其實亦可能曾經沒有話說。另外,也可以引導他們開始留意其他人實際上有甚麼反應,而不是自己想像他們會對自己有甚麼反應。第二,在行為方面,他們要慢慢嘗試去接觸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也要逐步戒掉逃避和令自己安全的措施。第三,他們需要學習放鬆的方法,而且也要「固本培元」,建立對自己的信心和正面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之下, 對有社交焦慮情況的人有好也有壞的影響。因為各種疫情下的措施和氣氛,他們好像有了一個合理的原因避開人群和減少各種社交活動,而且戴著口罩和許多活動也用了網上去進行,的確會令到他們感受舒服一點。可是,也正因為這樣,可以挑戰自己面對恐懼的機會和動機也減少了。在心理治療方面,疫情也開發了幫助這類個案的新形式,例如網上面見一些嚴重至難以外出的個案,在一些虛擬社交場景中練習社交技巧,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方法。

註: 參考自〈青山醫院精神健康教育《關懷援助?唾手可得》〉,網絡資料:https://www3.ha.org.hk/cph/imh/doc/information/
psychiatrists/L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