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幹事心聲】側寫香港主權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應變牧養(一)

1272

王家輝牧師

二零二二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亦為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日子。二十五周年本就是標誌性的年份,稱為「銀禧」。倘若確保香港主權回歸後「五十年不變」(1)的「五十年」是實數,那麼廿五年就是代表已過了一半。

這二十五年來香港、澳門、國內,以至整個世界也有極大的變化,而這二十五年來我也一直參與在牧養工作的前線上,深深體會社會變化令牧養工作經常處於應變的狀態。

由於篇幅所限,故要分開三期跟各位分享。我特別選取家庭探訪、校園福音工作和長者事工這三項我認為最能夠反映社會變化如何改變牧養的方式,亦從而側看香港在這些年間發生怎樣的轉變。

無論回歸前後,香港也是繁忙的商業城市,在職人士若要準時下班一般也不容易,除非是公務員或教師等。在這樣緊張的都市生活中,教會進行個別家庭探訪也絕非易事,但在二十五年前於晚上進行家庭探訪仍有可能。大概安排會在晚上七時至九時進行,一晚有機會探候三伙居住鄰近的教友家庭。

定在晚上七時開始的原則是這樣的:假設弟兄姊妹可以在五時下班,回家晚飯後,七時就可以接待牧者和協助探訪的探訪員。就是協助探訪者也可以在下班後先有簡單晚餐,之後加入探訪事奉隊伍。在晚上九時完成探訪後,我們還可以一起宵夜呢!

可是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再加上第一屆特區政府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並後來遇上二零零三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爆發,令香港整體樓價從九七年的高峰下跌七成,許多持有按揭物業的中產人士頓成「負資產」人士。在經濟困境中,不少公司為了壓縮成本,裁員、減薪情況在所難免,甚至政府也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推出「非公務員合約僱員計劃」、擴大以外判公共服務形式予私營機構參與,亦在二零零零年開始以公務員公積金計劃取代長俸制度,這些措施皆有助縮減政府的經常性開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任職公營或私營機構,一個人要處理一個半至兩個人的工作量,但薪酬福利卻低於從前。根據一項名為「最佳工作生活平衡城市」的研究結果顯示,香港連續兩年位於「全球最累城市」(2),而工時長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在這樣的生活狀況下,晚間的家庭探訪顯得相當困難。在職的兄姊(包括公務員和教師),一般也不能準時下班,能夠在下午六時離開辦公室已屬少數,工作至晚上七時、八時是等閒情況。記得有多次在晚上到教友家庭探訪,相約在九時登門,因為知道他們只是回家不久,故此還要為他們預先購買外賣飯盒,除了探訪也順道送上外賣。

雖然一整天的工作令大家也相當疲累,但牧者與弟兄姊妹的到訪,實在是一種極大的鼓勵。被訪者非但心靈得到滋潤,彼此團契,還可以從飲食中補充體力,身心社靈均得到牧養關顧。偶然遇上被訪家庭有未信主的家人,這也是在家談道的良機!(下期續)

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章第五條所載:「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2    參看https://www.getkisi.com/work-life-balance-2021#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