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幹事心聲】教會,真的關了門!?

1491

王家輝牧師

在嚴謹的防疫措施下,全港教會(也包括不同宗教的場所)由二零二二年二月十日至二十四日必須關閉。至執筆時,是項措施仍未確定會否延長實施。由政府頒令要求教會關閉,該是香港開埠以來的首次。就是在香港淪陷(1941-1945年)的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期下,教會也並不是全部被關閉。(當然,今次是出於公共衛生的原因,而且世界各地亦有類似的做法。)可是,對於香港基督徒而言,除了受薪同工外,其他教友均被禁止進入教會,的確是超乎想像和難以接受的事實!

面對這樣的狀況,教會是否就只能停下來,直等到政府的允許,才可以再次開啟大門呢?按我的觀察,教會關了門,卻也開啟更多新的可能!

首先,我們要認真思考「教會」的本質是甚麼?這是有關「教會論」的思考。對於向來著重實效的香港教會而言,這方面的探討是比較薄弱的。當教會被歸類為「宗教場所」時,教會是否就只由四道牆所界限?當聚會和事工也無法如常進行時,教會是否就像其他行業一樣要停擺呢?教會是可見的建築物,還是一群被上帝呼召出來的人呢?

其次,香港基督徒長久而來可說是在安逸中渡日,沒有太大的危機感,視可以自由地到教會為理所當然的事。無論教牧同工怎樣提醒大家要珍惜得到的自由和機會,弟兄姊妹也只覺是老生常談,不相信會有失去這樣自由的一天。及至教會要關上門,縱然我們有行動的自由,卻沒有進入教會的自由。當然會有人認為只要不被告發,就可以進入教會吧!只要有能力繳付罰款,同樣也可以進入教會。可是這些做法就不是堂堂正正,理直氣壯的進到教會。這樣的所謂「自由」,是附帶了某種條件的。

再者,既然教會要關門,教會使命的實踐又如何?門可以關,但使命卻不能停。在疫症和防疫措施影響下,許多行業也飽受衝擊,基層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加沉重,情緒健康出現問題亦是令人憂慮。基督徒可會是這些受盡困擾者的鄰舍嗎?對他們而言,甚麼是真正的福音?他們需要用耳聽的福音,還是可以看見的福音呢?

最後,就是教會同工。除了少部份大型堂會資源較充足外,大部份堂會的同工人手有限。再加上近兩年,有為數不少的教牧離港,令整體的同工人手更為緊張。當前教會只有受薪同工才可以返教會處理工作,結果每位同工也要一人分擔多個角色,例如在崇拜內,從主席到講員也得一手包辦。個別同工,更會擔任司琴和領敬拜者,亦有同工要學習自行錄影講道及剪輯錄影片段。教會關了門,讓同工不斷突破自己,經驗不同的技能解鎖。

教會本應門常開,兼且該是來者不拒!當現在處處設限,看似是無可奈何,但我們的信心、我們的思考卻不能因此受限。正如哥林多後書四:8-9所載「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