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與家長學習靜觀

1012

梁玉嫻 家庭支援服務中心主任

近年與家長一起學習靜觀,分別舉辦了一些小組和講座,主要是讓家長初步認識靜觀和情緒的關係,家長有機會嘗試靜觀各樣的練習,親身體會,並一起探索如何將靜觀實踐在家庭生活中。

靜觀,又一新興的潮流

香港社會就是喜歡趕潮流,育兒的方法亦然,近幾年鋪天蓋地的「靜觀」訓練,任何界別都湊湊熱鬧,家長及兒童當然少不了。

其實早在七十年代已開始。「靜觀」或稱「正念」(Mindfulness),概念雖源自於佛教,但在西方的心理治療領域裡,與宗教信仰沒有關係。美國分子生物科學家 Dr. Jon Kabat-Zinn,於七十年代到東方學習靜坐冥想,一九七九年更於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創立靜觀減壓診所,並一直為身有頑疾或受日常生活問題困擾的人士教授「靜觀減壓課程」。研究顯示靜觀課程能有效地提高腦功能及免疫力,減輕身心疾病的徵狀,且能促進身心健康。

所以,大家不要把「靜觀」當作潮流趕,它是源流久遠的生活操練,十分藉得我們去認識和體會。

靜觀是一種生活態度

靜觀訓練通常由呼吸——留意身體各部份——留意周圍聲音——或是伸展動作入門,但這些並不是靜觀的主要意思。正確來說,靜觀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對初學者而言,由身體感官入手比較容易掌握。譬如觀察自己的呼吸,感受吸入時的涼氣和呼出時的暖風,以及腹部的收縮和擴張;又或者是進行靜觀飲食,例如觀察葡萄乾的大小、顏色、光澤,再用兩邊鼻孔去嗅嗅其味道,細細留意食物在口腔的感覺;甚至在步行時對每步的留意,舉步、踏上再提步的經驗等。這些由五感出發的靜觀訓練,都非常適合初學者,但其實靜觀訓練並不限於感官,較深層次的進階學習,是觀察內心思維和感受。

家長學習靜觀

對家長而言,面對千百樣標準及功利的教育體系,很容易迷失;更由於生活沒有空間,自己在成長過程所經驗的傷、痛和各樣舊患,根本沒有處理過,加上生活壓力,在管教上出現種種困難和問題。靜觀訓練是一道門,讓家長開始覺察自己的狀態、想法、情緒,甚至情緒的來源,這種覺察令我們不只是慣性反應,讓我們接觸自己內心的感受,明白自己的需要。

記得有一位學習靜觀的家長,每次看到自己孩子不專心做功課,就無名火起,學習靜觀後,她容易覺察自己憤怒的情緒,先不去批判自己的反應,反而少了對孩子劇烈的脾氣;最重要的是,這位家長發現自己的憤怒,是源自對孩子的憂慮,憂慮來自自己小時候學習的經驗;對自己和孩子的接納都多了,劇烈的情緒緩和了不少。

學習靜觀的態度

現在很多家長靜觀課程,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家長,如增加孩子專注力、記憶力、情緒智能等,從而提昇學習效能;看見時感到十分無奈。當然,從研究顯示靜觀對專注力、情緒及記憶都有明顯幫助,帶來一些身心的改變;但抱持這種心態學習靜觀,也許有點本末倒置。

「靜觀」的本質關乎生活態度和智慧,是一個自我認識及反省的過程,不再被自己的喜惡、主見、偏見、投射和期望所支配;若抱著一種對自己和家人的關懷,也許是學習靜觀較理想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