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廬】服務新常態?!

698

曾秀梅 本會學校支援服務主任

受著疫症持續影響的日子,停課、在家工作、保持社交距離⋯⋯等等,都成了大家日常生活的新常態,逆境求存,大家都必須盡快尋找新對策來適應,甚或乎可以說是要去應付這些新常態。於是各行各業,各式各樣的線上服務、網絡平台服務即時大行其道,尤以「ZOOM」這個免費應用軟體即時火速爆紅,廣泛被應用到個人社交、遙距教學或是各種會議之上,社福界也迅速回應,隨即舉辦大大小小的網絡平台應用工作坊,傳授如何透過這些不同的軟體來帶領小組活動或是應用到各項不同類型的服務上,瞬間牽起一股網絡平台服務熱潮。由於疫情持續影響的日子很漫長,沒完沒了的令人難以捉摸,對於這個服務新常態,開始有人認為是大勢所趨,甚至認定網絡平台服務將會主導社會服務的未來發展,一時之間大家都紛紛擁抱網絡平台服務。

其實社會服務在應用線上平台或網絡媒體這類型服務已有好一段年日,坊間亦不難尋找到以這類型為主打的服務,而且亦已有一定的發展,只是一直以來較則重使用在特定的群組或是年青人的服務範疇上,而疫情緣故一下子將網絡平台服務一時間被社會多個層面廣泛地使用起來,尤以教育界為甚,除了教學上使用外,幾乎所有跟著學校走的學生小組活動服務,都得使用這些網絡平台來維持提供服務,「幸好」還有網絡平台,使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聯繫不至於完全停頓下來。當這個新服務模式被興起時,有人認為是一個可發展的契機,沒有了空間地域的阻隔更能增加服務的覆蓋面;有人則認為難於駕馭,與面對面服務有一定的大分別,現行方法只屬暫時頂替方案,始終不能取代面授模式;面對現時的服務新常態,也有人認為已不能走回頭路,即網絡平台服務將發展成一趨勢!

無論是用甚麼手法來提供服務,網絡也好,面對面也好,也只不過是介面形式,最核心的還是服務內容本身。有人認為「與時並進」就是要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甚至乎是「人們的喜好」,這才能不被淘汰!迅速回應人的需要當然是好,但也要看得清看得準人們的需要真正所在,這也正是服務的真正核心所在。面對今日的香港社會仍然動盪不安,不論是服務使用者或是服務提供者,大家都身處這個洪流之中,我們如何能靠主得勝,如何能像耶穌昔日對抗洪流,身體力行回應人的需要,將真正的平安帶給人們,深信這才是我們面對服務上的考驗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