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青少年夏令營

937

余英嶽 本會退休牧師

每年在少年夏令營完成之後,何福堂會所又再迎來另一批營友,他們是參加新區兒童夏令營的兒童。由於當時區會在各徙置區辦有多間小學,為使貧困基層兒童有機會得聞福音,以及可以在暑期舒展身心,所以為他們安排夏令營,營期也是與少年夏令營相同,內容和活動亦是相近。

區會的青年夏令營是在一九五零年代開始,第一屆是在大埔林村的凜遵堂舉行。我是在一九六零年代中期才參加區會的青年夏令營,起初營期是四日三夜,後來延長至五日四夜。營址先是在何福堂會所,後來才是在港島半山克頓道馬禮遜館舉行。營友不單是來自區會所屬各堂,更包括有培英中學的學生。區青夏令營編排的內容與活動,也是與區少夏令營類似,但靈修項目加增有每朝清晨的個人靈修時間,按大會編排的經文和編寫的晨更資料,營友個別自行讀經、祈禱和靜思默想;同時在每日的專題講道之後,設有分組討論,由組長帶領組員按講員所訂的問題回應靈修專題,然後全體營友集合匯報討論結果。至於活動方面,則增加戶外活動,如遠足、爬山等,更有水運會和辯論比賽,也有福音電影晚會,播映見證上帝創造的紀錄片或是福音故事的電影。

區青夏令營後來更發展成為青年領袖研討營,每年暑期在馬禮遜館舉行。每次均邀請專人教導如何領查經、小組動力、個人佈道、社會關懷、男女社交、受託運動等等課題。在一九七零年代,西教士嘉偉德牧師提議開辦中學生夏令營,於是每年暑期均在粉嶺的基新中學進行,本會所屬各中學都選派優秀的學生領袖參加。中學生夏令營的活動設計,在當年來說可算是非常新穎。除了有些項目是以英語進行,有些項目後來更被中學採用,成為平日活動教學的材料。例如定下一項社關專題,然後由組員在報章和雜誌剪出或撕下有關的標題句語、相片和圖畫,再加上自行書寫和繪畫,構成一幅表達該專題的七彩拼貼畫;又如將會場設計如同聯合國會議廳的佈置,事前分配營友組成大小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有各自的資源、人口、兵力等等,然後為世界的國際問題進行辯論;亦有社會縮影,在場內設有店舖、銀行、法庭、監獄等,營友則扮演窮人、富豪、中產者、商人、銀行家、官員、主婦、小販、警察等等,配合各種道具,讓他們各自發揮,經過約個半小時的「社會互動」,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分享他們的感受,從而帶出社會問題的關注和討論。因此,中學生夏令營的參加者獲益良多,每年的中學生夏令營都深受歡迎。

其實,區會所辦的夏令營,無論是兒童、少年、青年、青年領袖或是中學生營,不單是增進參加者的靈命,更是加強他們生命的深度和闊度。所以在每期夏令營的結束,營友總是依依不捨。他們在最後一晚,總是圍坐一起,通宵傾談。在散會禮後,都會邀請導師和其他營友在大合照背面簽名,或是交換電話號碼,以作日後的聯繫。

(系列五,全系列完)

圖片說明:草坡、涼亭、飯堂,昔日會所內各處都留下了